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寇姑娘来捐银  (第1/1页)
    离着过年没几日了,定北地动带来的话题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更多了。    街头巷尾,酒肆茶楼,都在热议定北的惨状,听得人心都揪起来。    “这也太惨了。”    “是啊,听说有不少一家人都被埋了,只活了一个孩子……”    “这都过年了,却遇到这种事,唉!”    有人走进茶肆,眼神兴奋:“你们听说了没,有一位茶商向朝廷捐了五千两银子,请求朝廷能把这笔钱用在定北赈灾上。”    “竟有这样的仁商?”    “这有什么奇怪,先前青松书局的寇姑娘还施粥赠rou呢,也没少花钱。咱们京城这么多富户,心善的肯定有不少。”    刚走进来的那人听了这话,一拍手:“这话说得没错,那位茶商捐了银子后,又有几位仁商捐了钱。朝廷感念他们的仁义,定在腊月二十八在荷园设宴招待呢。”    再过不久,又有消息传出来:荷园设宴,秀王殿下会亲自出面款待。    这对一些富商来说,可就很有诱惑了。    定北赈灾正是京城上下都瞩目的时候,捐款能赢得好名声不说,还能参加皇子款待的宴席,这都能在族谱上记上一笔了。    捐,必须捐!    捐款之风很快就在京城富户中刮起,之后一些官吏也陆陆续续捐出薪俸。当然,大多官吏捐的不多,毕竟他们薪俸少,只有家底厚的或高官能多捐点。    一些官宦勋贵家的夫人、太太也有了行动,大方捐出脂粉钱。    专门负责接收捐款的户部官员们忙得脚不沾地,精神却是亢奋的,算盘珠打个不停。    一名锦麟卫走了进来,被记账的官吏认出:“闫副千户。”    京城官员多如牛毛,同朝为官也不是都认识的,但锦麟卫比较特殊,百官敬而远之的同时,对锦麟卫中有头有脸的也会努力记住。    不努力不行啊,认不出来不小心得罪了怎么办。    闫超把一百两银票递过去,示意官吏记下。    官吏嘴上说着好听的话,心中暗暗纳罕:真没想到,锦麟卫中一个小千户也有捐钱的自觉。    闫超等官吏把账记好没有离开,从怀中又取出一沓银票:“这是我们贺大人的一点心意。”    官吏接过数了数,眼中闪过惊讶。    竟有两千两。    不过很快他就不觉得奇怪了,锦麟卫想捞钱还不容易,何况这位贺大人还是一位侯爷。    “贺大人真是仁心啊。”官吏随口称赞着,把银票收好,递过去一张荷园赴宴的帖子。    闫超不是多话之人,收好帖子便要转身。    “请问给定北赈灾捐银,是在这里吗?”一道女声传来。    闫超听着这声音耳熟,转头看去。    “寇姑娘。”    辛柚看到闫超有些意外:“闫副千户也在。”    闫超心思一转,替贺清宵说话:“贺大人让我替他送捐款来。”    如今北镇抚司不少兄弟以帮贺大人娶到寇姑娘为目标,他也不例外。    咳,倒不是着急他们大人老大不小,主要是寇姑娘太有钱。    辛柚眼中闪过惊讶:“贺大人捐了钱?”    她现在已经了解贺大人的财务状况了,居然还有钱捐?    闫超心头升起迷惑:他们大人捐钱,让寇姑娘这么意外吗?    “是。我们大人对定北灾民很是同情,只是这几日太忙,所以让我替他跑一趟。”闫超视线落在小莲手中抱着的匣子上面,“寇姑娘也是来捐财物的吗?”    如今捐赠之风盛行,不少女子会捐出珠宝首饰。在闫超看来,小莲抱着的匣子中应该就是金首饰了。    这一匣子金首饰怎么也值大几千两银吧,不愧是寇姑娘。    “是的。小莲——”    小莲上前,把捧着的匣子放到负责核对登记的官吏面前。    本来闫超该走了,但他好奇寇姑娘捐多少,于是没有动。    官吏这几日收多了财物,早已心如止水,一脸澹定打开了匣子,随后直了眼。    竟是满满一匣子银票!    “一百,两百,三百……”数完后,官吏倒抽一口气,声音都抖了,“五万两!”    其他官吏早就围过来,得到结果震惊望着辛柚。    “寇姑娘,你当真要把这些都捐了?”数钱的官吏不可置信。    辛柚颔首:“定北受灾,我们尽些绵薄之力。”    绵薄之力——    瞠目结舌的户部官吏对上目瞪口呆的锦麟卫副千户,这一刻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寇姑娘到底有多少钱!    众人因太过震惊而失声,辛柚正色道:“麻烦记清楚,寇青青。”    官吏回神:“寇姑娘请放心,一定记清楚。啊,寇姑娘等一等。”    记账的官吏和手下交代一声,飞奔去见上峰。    专门负责此次捐款事宜的是户部侍郎张简。    六部侍郎以左为尊,户部两位侍郎,左侍郎裴左,右侍郎张简。都说裴侍郎名字好,才压了张侍郎一头。    这一次定北地动,裴左领的是赈灾的差事,将来论功绩自是比负责后勤的强。    记账官吏把寇姑娘捐银五万两的消息报给上峰,上峰又急忙去报张侍郎。    张侍郎正在认真翻阅这几日的捐赠名册,凡捐银超过千两的就记在一份名单上,作为荷园宴请的名单。    这次筹款皇上重视,皇子作陪,名单漏了人就麻烦了。张侍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不敢马虎。    “大人,有件事要报您知晓。”    “什么事?”张侍郎揉揉眉心,有些担忧,“今日来捐银的人少了?”    回头把账目名册报上去,毫无疑问筹来的财物越多,皇上越高兴。    皇上高兴了,对他们的差事自然就满意了。    “刚刚青松书局的寇姑娘过来,捐了五万两银。”    “多少?”张侍郎以为听错了。    “五万两——大人,大人您怎么了?”    张侍郎狠狠掐了一下自己人中,才没激动昏过去:“确定吗?”    “寇姑娘还在——”    张侍郎顾不得听完,就冲出去了。    张侍郎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跑起来可不慢,快到门口才赶紧停下,理一理衣冠走进去。    “寇姑娘,这是我们侍郎大人。”官吏提醒辛柚。    辛柚屈膝问好。    张侍郎朗声一笑:“寇姑娘不必多礼。张某早就听闻寇姑娘美名,今日总算见到真人了。”    辛柚视线从张侍郎人中上的指甲印上掠过,客气笑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