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强项令直谏金殿 赵天子驾幸春宫 (第5/5页)
而重之地,仿佛很担心地来到他床前,抱着他,对他嘘寒问暖,然后就露出他的最终目的来——太子病得到底重不重? 太子病得重了,朕可是要睡不着的。 这话一出,赵煊怎么敢病得重?不然是多么不孝啊!赵煊想起来马车相撞的时候天旋地转的感觉,马的鸣叫如同惊雷一样在他耳边炸响,还有林飞白假模假样的告罪,惺惺作态、令人作呕……林飞白从前就说持盈病是他克的,汴京发大水是他失德,现在还敢明目张胆地冲撞他,这么对待储君,千刀万剐都是轻的。就算,就算他不是储君,他父亲不是皇帝,可是,普通人家的父亲能容忍别人这么说自己儿子吗? 1 可是、可是! 可是持盈就这样轻飘飘地来了,问他病得重不重,几乎明示医官要说出太子没事身体很好的话来,以此保住林飞白。赵煊一时之间开始头晕目眩起来,夏天明明还有一丝余韵袭扰,可是他浑身上下冰得一点汗也没有。 持盈恍然未觉。在他眼里,就是马车的事故,地方偏僻,驾车的马那都是畜生,谁能控制得住?林飞白冤枉,赵煊也是无妄之灾,两边各打八十大板——赵煊是他儿子,不可以打,但林飞白打八十也就够了,打死了,他也要心疼。 果不其然,医官说,太子受惊,一时难以起身也是有的,调理一下就好了,殿下春秋鼎盛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又有官家庇佑…… 赵煊已经听不下去了。 持盈对于医官的答复很满意,他要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赵煊如果出了什么事他定然不会放过林飞白,但,这不是没什么事,只是神情有些憔悴罢了! 他于是就很悠闲地在赵煊的寝居内踱步,四处观赏太子雪洞一样的卧室,赵煊见他飘飘如鹤一样的身姿,风一样云一样地、轻盈地转来转去时,甚至想,他会不会再到我身边来看看我? 然而持盈没有,他驻足在赵煊的书案前,捧起了一张字纸。 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竟然将这纸对着窗户看了起来。 阳光疏疏落落地照过纸,漏在持盈的脸上。 1 赵煊只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持盈见了,顾而笑道:“我还以为大哥不喜翰墨呢。” 持盈看这行字,自然如赵煊本人那样,中正有余,个性不足,只是今天赵煊给他台阶下了,他看赵煊可爱,自然也不挑剔他:“比从前有所长进了。” 持盈很难得在翰墨书画上给他笑脸,得事实上,连赵焕都很难得他几句真心的夸奖。他曾因为对父亲怀有孺慕的心肠而偷偷练习父亲的字体吗?肯定是有这时候的,但皇帝在翰墨之道上是这样孤绝地站着,他又不像赵焕,可以屡败屡战甚至撒娇卖痴。持盈说他写得不好,他还敢上去捂住皇帝的嘴求他改口,可是,赵煊不行,持盈说他的字没有灵性禀赋,他就黯然提着纸回到东宫去了。 但此刻,赵煊的手抓紧了身下的被子,忽然通了灵犀似的,说:“臣,臣思慕爹爹……”但这灵犀仿佛就是一点,他也说不出旁的话来。 回答他的是持盈的一阵笑声,如同春天一样将他整个屋子都映照起光辉来:“大哥仁孝。” 赵煊甚至连苦笑的心思都歇了,他为皇帝刺破手臂用血抄写经书的时候都没有获得过这个嘉奖,真实一种讽刺了。而持盈也没有后话,只是只是弯腰,拿起了笔。 赵煊心里有一个猜想,讷讷地开口说道:“臣这里的笔不好,配不上爹爹的字。” 其实赵煊说这话的时候,心已经跳到了喉咙口,他是这样激动持盈可能要做的事——一幅字,他要给他一幅字! 持盈背对着他笑了,他看不见父亲的表情在,只听见他那一如风中荡玉的声音:“大哥谬矣。善书者不择笔。” 他不说他的笔好,也不说他的笔不好,他只是自得自傲自己的字。 1 赵煊看不见,他看见持盈弯下去的腰,看见他的青衫衣袖微动,但他看不见,看不见皇帝的那一只手腕是如何起舞,如何提笔写下一行字来的。 赵煊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上面写了什么。从来没有——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皇帝的一行字,一书纸。林飞白的神霄宫匾额甚至还是御笔,可是,他是他的儿子,十九年——他没有得到过皇帝任何一封私下的信笺与赠字! 赵煊就怀着这样嫉妒又渴望的心情送走了持盈,后者在走前还命身边的宦官萧琮去向大臣相公们如实汇报太子的身体情况,尤其是——持盈着重地说——李伯玉。 持盈一走,赵煊便立刻下了床,太子舍人程振也悄悄入得殿来。 “大王,方才官家来时,见着二郎了。还问他是不是姓杨。” “什么?”赵煊惊急反问,杨炯被流放沧州以后,家无余财,妻子无以为继,他便将杨炯的孩子接到东宫来,竟然叫皇帝发现了,皇帝会不会以为他在不满,“他说什么没有?” 很不尊重的,不是官家,也不是爹爹,只有一个“他”让赵煊代指。而程振摇摇头,说:“官家没说什么。” 赵煊仅着一身中衣,走到案前,忽然停住,喃喃自语地揣测道:“我若是纠缠不休……”若是刚刚他非要说自己病重,要惩治林飞白,皇帝会不会搬出杨炯的事情?父亲将别人的父亲发配,儿子却收留了别人的儿子,难道是俟他日复仇吗? 那刚刚,如同窗纱纸一样的,存在过一瞬间的温情会不会转瞬即逝呢? 接着,程振又说道:“外间都说,林飞白冲撞了您之后,立刻就去了福宁殿,官家召见了他,嘉王千岁也在。千岁还说要从童媪相北伐,收复燕云,听闻官家很许可他的志向。” 赵煊没有说话,程振接着讲:“林飞白献了一枚仙丹给官家,因此官家不处罚他。这妖道在福宁殿里同官家讲了一个多时辰的经,便回到神霄宫去了,说是待罪,实际上……”实际上皇帝对他也没有作出任何处罚,而赵煊再清楚不过了,所谓的讲经,讲经,讲的是什么经,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吗?他们俩谁是阴谁是阳? 赵煊想到这里,手上便禁不住地用力,险些将寸纸揉皱。 赵煊那样的纠结,他看不惯父亲的做派,可是,当这寸父亲落墨过的纸真的生了褶皱,他又是那么爱惜、珍重地抚平,开始仔仔细细看起了这两行字。 皇帝的字初学黄庭坚,又学褚遂良与二薛,揉出了一种遒美霭然的风骨来,其字几可屈铁断金,又盎然有富贵之气,几乎可以冠绝古往今来、帝王的书法之巅了。 然而皇帝的这一笔宸翰落在纸上,竟写出了不庄重的唧唧笑语,赵煊捧着那一方纸,上面写的是陶渊明《责子》中间两句。 “阿煊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皇帝特地将原文中的“宣”改成“煊”,更合他的名字,简直是十足的亲昵了。而赵煊却想,陶渊明名为责子,实则爱子;而你给我这一行诗句,名为爱子,可是,这行字,分明是我再三退让,再三求全以后才得来的,若是我今天不合你的意,让林飞白非受罢黜不可,你还会对我有那么一丝笑容吗? 他想起持盈回顾时的阳光,以及嘴角的笑容,是那样的包含情谊,仿佛很温和、很爱他似的。 赵煊几乎要冷笑,又想滚下热泪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